UI菜鳥上Akane老師的UI入門課

Jen Liu
Nov 8, 2020

--

在今年八月上了Akane老師的UI入門課,一直想整理一篇心得來做個紀錄。沒想到一拖就拖到了11月了(笑)。

本人目前只是個從平面設計想轉職UI設計的菜鳥,也在Akane老師的網站上看了很多資訊,受用良多。剛好看到課程資訊就手刀報名了!雖然課程費用不算便宜,但上完課下來真的覺得很值得。除此之外,老師真的意外地超風趣好親民啊~不時還會講些ACG宅會懂的哽,真的感覺好親近XD

課程大綱:

.UI跟UX是甚麼?不同點又是甚麼?

.使用者分層元素講解,以及對應到的工作流程及產出文件

.User story→Flow Chart→UI Flow→Wireframe→Mockup→Prototype的每個部分講解、課堂練習(除了Mockup跟Prototype的部分無法在課堂練習)與實際案例說明。

.RWD網頁使用的Grid講解、切圖&9-patch、標示文件

如果對於上述的完全一竅不通,完全不知道是甚麼,建議可以先從老師的網站裡的「課程講座」分類的文章從頭一篇篇看起,再去上課就非常能夠融會貫通囉!

雖然上一整天的課有點太滿,腦子常常一時轉不過來(我從桃園過去要更早起床XD可能大腦還沒開機),但老師會用他身邊的例子去帶到他要講的內容,聽得很有趣不會枯燥。還講了他自身工作遇到的各種鬼故事、工作經驗中踩到的雷坑、接案報價等很實用的分享。

在講解User story的時候,之前一直以為只要把需要用到的「功能」直接列出來就可以了。但老師不斷強調要從使用者的「需求(I have a dream…)」為出發,寫出「身為 □□□ (使用者),我想要 ○○○ (與需求有關的事),如此一來我才能 △△△(得到的利益)」,最後才能慢慢收束成「功能」。

如此一來才不會與使用者真正的需求漸漸偏離。也在上課時讓大家分享自己身為使用者的I have a dream。透過分享,也認知到自己沒有想到的使用者需求,透過大家分享也為商品帶來更多的可能性。

在溝通經驗的方面,老師分享了她與丈夫的生活故事。這才發現其實每個人因為成長背景、知識背景的不同,常常對於某些詞彙的「定義」也各自不相同,於是造成在溝通過程中常常造成雞同鴨講的狀況。也舉例在履歷表上千萬不要使用長條圖等表達技能的擅長度,因為自己覺得的80分,跟對方認為的80分搞不好根本不同。

以往在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時,往往會將視覺美感擺在第一位,認為美美的讓大家想要拍照打卡的就是設計。而在UI設計中更看重的是思考的過程、如何讓使用者更加順利的完成動作、容易上手、不易出錯,同理心以及邏輯是更重要的。(坊間把UI跟UX粗略的分為好看不好看 以及 好不好用,這是錯誤的 )

Photo by Med Badr Chemmaoui on Unsplash

我認為這門課是非常能夠一窺UI設計工作的一門課,當然實際進入業界還是需要靠自己打怪練等了。老師有說,轉職者想要進入到業界最應該做的是Redesign的作品集,題目挑選可以盡量挑選公部門的網站與app。一來是公部門的產品通常可以找到很多需要改善的點,二來是也比較能避免到得罪人的情況XD。所以我接下來的目標是做出Redesign的作品~希望我也能早日轉職UI設計!😤💪

對了,除了老師的網站很值得一看之外,老師目前也有在製作Podcast喔!雖然聽起來還不是很習慣錄音的感覺,但內容可以說是一篇篇的懶人包,邊做事邊聽覺得學習到很多。😌

--

--

Jen Liu
Jen Liu

Written by Jen Liu

目前從事平面設計,目標轉職ui設計。分享並記錄一下我的生活心得。

No responses yet